回顾两年前南京高淳那场蟹塘青苔药害的处理措施


编者按:2019年的杀青苔药害事件影响巨大。专家团队的水草危机处理经验现在仍然有很强的现实参考价值。

2019年春季,江苏兴化、高淳、常熟、昆山、盱眙等河蟹主产区以及安徽、湖南、湖北等省的部分河蟹、小龙虾养殖户使用某种药物控制青苔后,在杀灭青苔的同时,部分池塘出现了水草枯萎死亡现象,后多次补栽,水草仍然死亡,河蟹上岸,部分池塘出现河蟹、青虾和小龙虾死亡,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。

药物成份
调查发现,养殖户所用青苔药分属多个公司品牌,其性状为乳白色或绿色浓稠乳液。采用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《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——气相色谱-质谱/质谱法SOP-SP-131》及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除草剂残留量检测方法》(GB 23200.6—2016),对药品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,确定了此次在多地引起药害的不同药物,其主要成份是浓度为670 g/L的特丁净。

草、藻状况
2019年4月10日调查了南京市高淳区8个养殖户的9口蟹塘。其中,7号、8号、9号三个塘于3月上旬使用青苔药后青苔被抑制,但伊乐藻叶片腐烂,根茎逐渐变黄变黑,变脆易断,植株漂浮在水面,最后全部腐烂分解。
换水后补栽的伊乐藻与底泥接触后仍然死亡被分解,但漂浮于水面的伊乐藻枝叶基本正常。环沟、池塘中央坂田区的轮叶黑藻和刚发芽的苦草也全部死亡。
用400倍显微镜观察用药池塘水样,活体藻类极少,有机碎屑较多,水体呈绿色主要由水草碎屑造成,造成了浮游植物正常的假象。

处理措施
1,大量换水
  大量换水,尽量排出底部浮泥,移除所有腐烂水草。但要避免排出的水进入公共水体和其他养殖池塘引发二次污染。
2,补碳源肥料
  池塘换水后泼洒含碳低氮肥料,按说明书确定使用剂量,促进微生物、藻类和水草生长。
3,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
  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加速特丁净和死亡水生植物分解。使用净水改底微生物制剂,泼洒在水体和露出的池埂上,随后加新鲜水至原来水位,加强增氧。
4,补充水草
  换水后,池塘中多点补充伊乐藻、水花生等水草供河蟹隐藏蜕壳。为预防水草再次死亡,水草可固定并漂浮于水面,避免与底泥接触。
5,藻类调控水质
  池塘可以施用小球藻等藻种浓缩液,补充水体藻类,恢复藻相,改善水质。
6,每天检查水质和水草
检测水体氨氮、亚硝酸盐浓度,当氨氮>0.5 mg/L、亚硝酸盐>0.1 mg/L时,需采取措施降低浓度。每天检查伊乐藻恢复情况,如发现补种的伊乐藻仍然死亡,重新换水补种。

结果跟踪
2019年4月29日,再次走访前次调查的2口药害池塘。2口池塘氨氮分别由前期的1.72和2.25 mg/L下降至0.47和0.73 mg/L,亚硝酸盐由前期的0.17和0.095 mg/L降为0.026和0.125 mg/L;透明度分别为50和60 cm,水色浅绿,镜检藻类已恢复;一口池塘补种10 d的伊乐藻根叶生长良好,另一口池塘补放的漂浮伊乐藻也已存活;由于补栽量较少且受河蟹爬行影响,水草数量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。出现少量河蟹上岸、伤亡的一口池塘已恢复到正常状态。2口池塘的河蟹与青虾摄食、蜕壳均正常。

至6月10日,2口药害池塘补栽的伊乐藻均已成活生长,河蟹、青虾生长正常。
9月下旬,2口药害池塘河蟹规格和成活率比正常池塘稍有下降,没有出现大量伤亡或规格大幅下降的情况,养殖损失得到有效控制。

药害分析
特丁净CAS号为886-50-0,属内吸传导型、三嗪类除草剂,分子式C10H19N5S,具有较强的植物杀灭作用,土壤中持效期3~10 周,微生物可促进该药分解。

根据已有文献报道,特丁净较难溶于水,水溶解度为0.025 g/L,易与土壤、底泥结合且不易分解,药效残存时间较长,这与用药池塘多次换水后,池塘中补栽水草仍然死亡的情况相符。

药害池塘水草、藻类死亡被分解,其中的氮源释放到水体,导致水体氨氮、亚硝酸盐浓度升高。细菌分解死亡水草藻类,降低水体溶解氧浓度,引起池塘缺氧,导致河蟹、青虾、小龙虾应激爬边,部分虾蟹死亡。

本文节选自《水产养殖》杂志2021年第11期
文章原名:“南京市高淳区池塘青苔药害调查”
作者:葛家春 沈伟健 王志红 余可垚
  付龙龙 马行空 田间
单位: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
 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
  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